导语: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消防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围绕“提质增效、提档进位、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后勤保障效能,初步实现了经费保障标准化、消防装备现代化、基层基础设施配套化的目标,为北部湾沿海城市石化产业灭火救援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消防部门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重视下,围绕“提质增效、提档进位、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大力加强基础建设,全面提升后勤保障效能,初步实现了经费保障标准化、消防装备现代化、基层基础设施配套化的目标,为北部湾沿海城市石化产业灭火救援能力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标准牵引 经费保障能力持续提升
2015年至2017年上半年,防城港市共为北部湾沿海城市石化产业灭火救援能力投入消防经费总量达到1.16亿元。此外,防城港市政府通过外资贷款2957.84万欧元,进行消防基础和装备建设,力求北部湾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的投入总量达到3.19亿元以上。
突出重点 基础建设扎实推进
防城港市委、市政府积极协调发改委、住建、财政等部门,通过自治区北部湾建设资金划拨、PPP融资平台、发行地方债券等方式推动消防基础建设。2015年,防城港港口区渔澫岛消防站投入使用;2016年,战勤保障消防站投入使用;2017年,企沙特勤消防站竣工,10月份进入执勤战备。另外,防城冲仑消防站已完成招标;水陆消防站已获得立项批复,完成选址工作;支队训练基地室内训练馆、综合训练楼等主体工程封顶,正在进行装修;东兴澫尾消防站于今年4月份开工建设,正在进行主体建设;防城消防站综合执勤楼已完成基础建设;港口消防站已完成由二级站升一级站改造任务。
提质增效 消防装备升级换代
为切实改变以往防城港市消防装备量少质差的局面,提升部队战斗力,2015年以来,各级政府紧密结合当前灭火救援实际,依照国家装备配备标准,按照“立足实战,优化结构,提升质量”的原则,提出了“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全面达标”的装备建设总体思路,严格目标管理和工作奖惩,采取政府扶持、社会援助、外贷补足等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强力推进消防装备建设。三年来,市县(区)两级政府先后购买灭火、举高、保障等各类消防车19辆,防护装备、抢险救援器材16718件(套),配备灭火机器人、进口遥控消防水炮、中倍数泡沫发生器等一大批“高精尖”消防车辆装备,其中进口消防车(含进口地盘)占车辆总数20%,远远超过全国全区平均水平,消防员基本防护装备和特种防护装备配备率也达到100%。在“提质”的同时认真做好“增效”工作,消防支队逐步完善消防车辆、装备采购、出入库登记、检验维修、申请报废等工作制度,不断加强装备使用动态管理,促进装备规范化建设,确保装备的完好率。三年内,共组织消防装备巡检140余次,检查各类消防车450余辆次,抢险救援器材装备8000余件(套),解决消防车辆存在问题180余个、处理装备器材问题360余处,确保各类车辆、装备器材时时处于最佳战备状态。
强化措施 战勤保障体系稳步完善
防城港市政府依托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将医院、超市、能源、运输、饮食等单位纳入管理系统,科学合理地对战勤保障力量进行有效整合,结合实际编制各类战勤保障预案,经常性组织社会单位开展联勤联保联合演练,促进了战勤保障工作,确保灭火救援时发挥最大效用。防城港市去年建成战勤保障大队并投入使用,其中,投入1019万元建成灭火药剂仓库、机修物资储备库、军需物资储备库等,完善了后勤保障的硬件设施。在软件建设上,建立战勤保障物联网,利用高科技平台建立战保物资应急调配机制,将消防战勤保障纳入政府信息系统,制定战勤保障基地应急物资储备资源库,同时开展类型化战勤保障网上操练,加强实战化联动工作。三年期间,共投入1200万元储备战勤保障器材、应急保障物资12350件,灭火药剂120吨,健全战勤保障制度11项,与社会单位签订联动协议67个,制定了各类战勤保障预案90份,开展演练30余次。2016年4月16日,广西渝桂化工有限公司发生泄漏火灾事故,战勤保障体系发挥了重大作用,共提供泡沫50吨、干粉13吨、油料1.1万升、装载机124辆次、拖车36辆次,为全体参战官兵顺利圆满完成救援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